最近虽忙,但一有空档,这本书我还真的爱不释手。易老师的书就是有这种魔力。多累都看得下去,多累都会睁大眼睛继续享受下去。有一章还真的让我影响很深刻。卧薪尝胆原来还真的只是传说。诚如易老师分析般,所谓的尝胆可能有,卧薪就完全是胡扯。再来,勾践不按牌理的战略方式还真的让我沉思了好久。看了那么多春秋战国的历史,从来没有一个作者能把这一段历史分析的那么彻底。与其一直赞扬勾践可能从来都不曾做过的“卧薪”,易老师选择确认勾践无耻狠招的一面。 在此,易老师再次展现了一大批历史古迹,再配上逻辑思考;结果是读者再次上了一堂宝贵的课!!!
易老师一贯的“后记”,这回虽短,但胜在够精彩!战国历史因为人物众多;要好好的写一本战国史,可能只有易老师有这个能耐。诚如易老师所说的:“一部好的史书,史观是不能没有的,那是灵魂;史识是不能没有的,那是骨骼;史料是不能没有的,那是血肉;史感也是不能没有的,那是神采。没有神采就没有魅力,历史也就仍然是手术台上的木乃伊。” 在这本【从春秋到战国】里,易老师为了达到以上目的,不得不割舍。割舍的同时,易老师还不忘着重代表性,典型性和故事性。这三个要点恰恰增加了读者的可读性。诚如易老师所说的:“先秦毕竟古远,让读者记住那么多名字就不容易。方法之一,是尽可能让同一人物反复出现。”
评分当面;春秋至战国,我虽是百读不厌;但,始终收悉度是挺高的。若不是易老师的神笔,我未必能够很享受这一本读物。所以,基于收悉度的衡量,10分满,个人给予9分。这本书始终是上等佳作。只是有些故事太熟悉了,所以,免不了有重复性的感觉。无可否认的是,易老师还是开拓了我的知识网。以下的经典语录就是这本书带给我的知识开拓。易老师,太棒了!!!
如果说齐恒公是“不战而霸”,晋文公是“一站而霸”,宋襄公是“战而不霸”,秦穆公是“战而半霸”,那么楚庄王则是“屡战而霸,血战而霸,苦战而霸”。
齐助晋,秦助楚,结果是培养出两个大霸国。晋联吴,楚联越,结果是培养出两个小霸主。
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,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。这句名言,用在勾践身上,或者用在勾践的时代,难道果真是应验的?是,因为礼坏乐崩。
如果把春秋和战国比做人;春秋是贵族,战国是平民;春秋是君子,战国是小人;春秋是英雄,战国是赌棍。
春秋开口闭口是礼,战国开口闭口是利!
战国是一个“真小人”的时代。在这二百多年中,社会也为各色人等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无限可能。何况门槛极低,只要一张嘴;成本也极低,只要一席话。张仪被人疑为窃贼遭到毒打,回家后的第一句话就是:老婆,你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?
战国,是趋利的时代。这样的时代没有什么道德可言的。苏秦甚至公开对燕易王说;臣下我不讲诚信,正是王上你的福分。那些讲诚信的都死守道德,谁会为王上的利益奔走呢?
所谓精神贵族,就是仅仅在精神上是贵族。基本原因,是士没有不动产,也没有统治权。没有物质,便只有精神。有贵族精神,就有君子风度。所以,春秋虽然礼坏乐崩,却还不至于道德沦丧。然而进入战国,士的权利和义务都没有了。只剩下一柄剑。
春秋的诸侯和大夫与士人是有血缘关系的。战国之士,则必须自己找工作。他们与诸侯和大夫是雇佣关系。居然如此,士们是去帮忙,帮凶,帮腔,便由不得自己。相反,为了保证有口饭吃,甚至能够飞黄腾达,他们可能放去原则而投其所好,不顾长远而只顾眼前。战国之人急功近利,社会风气急剧败坏,这是原因之一。
战国二百年是个充满矛盾的时代。民众水深火热,士人备受尊崇;社会动荡不安,学术空前繁荣;道德普遍滑坡,思想充满自由。中华史上最黑暗最痛苦的动乱年代,变成了思想文化的黄金时代。
儒家代表作文士,墨家代表着武士,道家代表着隐士,法家代表着谋士;力图影响历史的进程。这是当时最自由也最活跃的力量。因为自由,所以是百家,因为活跃,所以要争鸣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